家庭养花的四大误区
误区一:室内花卉越多越好
在有花卉植物的室内休息,似乎很惬意。实际上室内花卉并不是越多越好,如果太多反而对人体健康有害。花卉植物在晚间会进行呼吸作用,有的花卉“吸进”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。尤其不能在卧室放过多的花卉植物。
误区二:植物长期放在室内
很多人把花卉买回家后摆在室内,以为这样就可以养很久。其实室内花卉难以进行光合作用,植物放在室内一个星期后最好搬至阳台上让它“透透气”,一个星期之后再搬回室内。同时还要注意花卉的适应性,不要从室内立即搬至大太阳下,以免叶片被灼伤。可先把花卉放到有阳光的窗台上放过渡一两天。
误区三:鸡蛋壳直接当肥料
很多养花的人喜欢用鸡蛋壳直接“扣在”土壤上当作肥料,感觉这样既省事又有效。但是这种做法很容易让花卉产生霉菌、真菌,导致花卉烂根。如果用牛奶、豆浆等物质当肥料一定要经过发酵,放在温度高的环境下十天就可发酵成功,然后用于浇花。
误区四:在固定的时间段浇水
很多人都喜欢在固定的时间给花草浇水,其实这并不科学。如果花卉放在室内,可三四天浇一次水;如果将花卉转至阳台,湿度降低、温度较高,则需每天浇水。在夏天暴晒的条件下,需要早晚各浇水一次,但夏季上午十点后和太阳下山前最好不要浇水!否则会使土壤环境突然改变,导致花卉烧根。